【精华】说课稿合集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课稿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说课稿 篇1一、说教材
《诚信是金》是鲁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让诚信永相伴》的第二课。诚信,是人际交往中重要的道德品质,在人的品德结构中居于核心地位。加强诚信教育直接关系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新目标、为处在基础教育最前沿的小学教师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大舞台,尤其是小学生的品德教育,突破了传统的品德教育课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说教为主要形式和以书本为主要内容的封闭模式,它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关注每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本课的第一课时“哪个更重要”,通过具体事例,使学生加强对诚信品质重要性的认识,知道诚信是个人和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
二、说教学目标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道德观念的深层内涵,是现代社会生活中创造信用社会、富民强国的基础,是中华民族在新时期竞争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以多媒体和国际互联网代表的当代信息社会,正以惊人的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调查表明,有不少学生就是通过网络学会了撒谎失信,并以撒谎或愚弄他人为乐事。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诚实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结合以上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如下: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知道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懂得诚信是人立身之本,诚信无小事,诚信是金。
2、能力目标:学习收集整理有关诚信方面的故事、案例、名言谚语等,并简单应用相关信息,能够清楚地讲述生活中的诚信故事;正确认识不诚不信所带来的伤害;初步懂得并学会怎样在生活中做一个讲诚信的人。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诚信的重要性,树立诚信意识,在生活中做到发现诚信、感悟诚信、体验诚信,逐步养成诚实守信的的良好品质。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并做到在生活中要讲诚信。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关注诚信问题,将诚信内化为美德,外化为行动。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设计中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活动,是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将运用互动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间教与学的沟通交往,多维互动,师生双方在活动中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如:我们在这节课中采用了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小组交流等多种互动形式。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更关注学生通过一个个主题活动让儿童获得情感体验,培养行为习惯。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主动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的教法将视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中有所调整。学生将用讨论法、合作学习法、角色扮演法来学习。
四、说板书
诚信是金
人无信不立
诚信是企业生存之本
五、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引入课题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交流对诚信的认识,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1、学生讲一讲自己认为什么是诚信?(诚信,简单地说就是讲信用,诚实,恪守信约)
2、故事讲述:(课件——不讲诚信的留学生)教师进一步引导总结:具有诚信的品质对一个人非常重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的价值堪与金子相比,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诚信是金”(板书)
(二)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辨析、情景模拟,使学生加强对诚信重要性的认识,初步懂得“人无信不立”的含义。
1、活动一:讨论辨析诚信可以丢掉吗?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话题想和大家讨论。讨论之前,先请大家看一个故事。(出示课件)有一个年青人走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这七个背包。船到江心的时候,突然,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动起来,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必须丢弃一个背包,方可安渡难关”。年青人哪个都不舍得丢,思索了一会,他把“诚信”丢进了水里。
(1)问题讨论:如果你是那个青年,你会丢掉哪个背包?说说你的理由。
(2)情景模拟:现在,这个年青人带着剩下的六个背包,来到了一个人才招聘会的现场。同学们,假如你是××学校招聘教师的校长,你想不想让他成为你学校的一位教师,或者你是负责招聘的某单位主管,你会不会聘请他为你们单位的员工?假如老师就是那个青年,你会应聘我吗?
(3)教师总结:那位青年遭到拒聘,是因为大家认为他的不诚信会给自己的公司带来危害,如果没有了诚信,即使有着聪明的大脑、出众的才学和其他多么优越的条件,也难以被别人相信和接受,更无法获得施展才学的舞台,也就不能获得财富和荣誉。所以诚信是人立身之本。孔子有句话说得好:“人无信不立”(板书)
(4)师:个人要讲诚信,单位、团体同样也要讲诚信,让我们来一起来了解几个有关诚信的案例。(课件出示案例)学生看后,引导学生讨论,教师相机总结、板书:“诚信是企业生存之本”
2、活动二:拓展升华,诚信自问
设计意图:通过诚信自问活动,使学生对诚信的认识与自己的实际生活进一步融合起来,在生活中强化认识。
师:我们个人小的诚信才会有社会大的诚信,俗话说的好“莫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讲诚信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让我们一起来讨论讨论:我们如何做一个有诚信的好少年呢?
(1)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
(2)综合各小组的意见,进行总结。(1、不撒谎2、考试不作弊3、不抄袭作业4、借东西要及时还5、捡到东西要交还6、不弄虚作假7、答应别人的事要做到…)
3、活动三:深化认识,制定诚信公约
设计意图:通过制作诚信公约,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师:同学们,诚信做人,从我做起,让我们每人制定一个诚信公约,作为自己行动的准则。
(1)课件出示诚信公约的格式。
(2)学生分组制定诚信公约,全班交流。
4、辨析导行
设计意图:通过案例讨论,指导学生将形成的思想认识与实践相结合,用正确的思想认识指导自己的行为。
(1)课件出示三个案例,指导学生讨论。
(2)教师总结(出示课件):答应了的事要努力做到。有特殊情况以致无法兑现,就要向对方如实说明情况并表示歉意。守信约要有是非观念,不该答应的事不要答应。
……此处隐藏7708个字……体"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什么是消费和消费者,知道消费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权益,理解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必要性。
(2)能力目标:学会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够运用关于消费者的九个基本权利的知识来指导实际消费,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保护自身合法权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树立诚信的道德观,提高对自觉履行义务的认识,自觉做一个文明的消费者。
3,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如何做一个文明的消费者。
难点:培养学生增强保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意识和能力。
二,说学情
通过前面课程的学习,学生对法律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看电视,购买消费商品,参与经济活动,接触一些经济现象,尤其是侵权行为会产生一定的思考,对经济活动有感性的认识,因此学生对学习本课内容感到需要和兴趣。但八年级学生没有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只参与一些简单的消费活动,分析判断能力不强,对消费者的权利知之甚少以及要求他们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也有一定的难度。
三,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依据上面学情分析,主要采取
(1)讨论法:本堂课主要采用讨论式进行教学。这种以讨论问题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方式旨在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辨析,去归纳。
(2)情景教学法:采用电教平台等手段:扩大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有通过直接感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此外,还采取归纳法,演示分析法等。
2,说学法:
(1)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通过"问题——探究"教学途径,促使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分析,比较,思考,讨论,释疑中达到"问题由学生提出,过程让学生参与,疑难由学生解决"的目的,把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时间和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帮助学生在积极体验中学会学习,善于学习。遵循"具体—抽象——具体"的认识程序,在尊重学生认知规律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理解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能举一反三,积极培养发散思维。
3,说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制作课件给学生全新的,栩栩如生的视听感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过程设计及其意图
1,谁是上帝 (5分钟)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我选择了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情景教学法〕
情境故事——《八年级学生小宝的一天》
情景一:一天,八年级学生小宝来到漳州北桥市场帮妈妈买菜,这里人山人海,有的买蔬菜,有的在买鱼肉,有的在买水果,好不热闹。
教师:(展示图片)总结出消费的两种形式(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并提出问题:在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谁是"上帝" 这样的设计,既直观生动,又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可以很好的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2,上帝为何苦恼 (7分钟) 诱发探究,讨论交流:
情景二:小宝从北桥市场出来后来到沃尔玛超市,眼前浮现"20xx年上海沃尔玛黑心棉事件" 小宝心里想:"为什么上帝会遇到这些苦恼的事情 "
活动一:"消费大家谈"。
在消费活动中有哪些苦恼 都遇到过哪些侵犯公民消费权利的事情
师总结:原因——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关系:①消费者处于被动地位;②个别消费者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3,谁来保护上帝 (7分钟)
情景三:带着这个疑问,小宝来到漳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寻求帮助,在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小宝。
教师出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保护消费者准则》,消费者协会等相关知识,说明法律的重要性。
活动二:"看谁说的多"
你知道身边哪些法律在保护我们上帝的权利
(知识扩充,增强学生的知识探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消费,因此"上帝"的权利与我们息息相关。
4,上帝享有哪些的权利 (18分钟)
情景四:小宝从行政服务中心出来后,想进一步了解作为消费者究竟享有哪些权利呢 他来到丹霞图书城,在这里他从书上看到这三则案例:红心鸭蛋案,天水味精案,诺基亚5500事件。
活动三:互帮互助 〔演绎分析法〕
课前把学生分成3组,每组分别收集一个典型案例,课前组内进行讨论交流,总结出案例中"上帝"所享有的权利,上课时派代表上台提交成果,之后,其他两组对这组的成果进行评比,打分,然后进行知识补充,对其他2组也采取相同做法,最后评出知识概况最全的一组。
设计目的:针对本课的重难点,采用学生自己动手,课前有针对性地收集案例,能达到良好的预习效果;课堂相互帮助,相互评比补充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调动积极性。这样,学生掌握上帝享有的九大基本权利(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结社权,获得教育权,人格尊严与民族风俗习惯获得尊重权,监督权),印象更为深刻,知识记得更牢。
教师总结:保护消费者的重要意义:有利于社会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消费者的九大基本权利(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结社权,获得教育权,人格尊严与民族风俗习惯获得尊重权,监督权)。
5,如何做一个文明的上帝 (8分钟)
情景五:听说今天人民广场在做"3。15宣传活动",小宝赶到那里,在活动现场,小宝看到了很多有关消费的宣传照片,其中有这么一幅 ("如此上帝"),小宝看了很有感触。
活动四:自由论坛 〔讨论法〕
消费者都有哪些不文明行为 作为消费者,应该怎么做 假如你是经营者,你希望消费者怎么做 通过论坛让学生明白法律不但保护消费者的权利,而且规范消费者的义务。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认知与践行的统一。
6,课堂小结 〔归纳法〕
活动五:快乐分享
论坛结束,让一个学生上台总结知识。
设计目的: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不在于课堂上老师给予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从课堂上掌握多少知识。学生自己总结,一方面是梳理知识,一方面也是对学生学习态度,方法的肯定。
总之,对课堂的设计,我始终在努力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本着"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教学活动的落脚点"的教学理念,尽量做到"两个突破",即一是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二是突破"一言堂和满堂灌"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所以,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尽量使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真正体现"生活教育化,教育生活化"。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