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春天的踪迹》教学设计

时间:2024-07-31 00:35:06
《寻觅春天的踪迹》教学设计

《寻觅春天的踪迹》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寻觅春天的踪迹》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寻觅春天的踪迹》教学设计1

一、活动目标

1、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认识自然,感受生命,培养热爱自然、热爱春天的情感。

2、通过赏春、赞春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自然观赏、艺术欣赏能力和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感情,提高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活动指导

(一)课前活动

1、分工:根据个人兴趣特长,自结小组,分组活动。

2、内容:对教材安排的三项活动内容作适当调整,其中“活动三”为必选内容,其它两项内容可任选一项。

活动一:在自然、生活中寻觅春天。从春天的六个节气中任选一个节气,搜集有关谚语、诗句,并在大自然、校园或社区中,选择一两种植物或动物,观察记录,辑成“自然日志”。

活动二:在文学、艺术中感受春天。搜集与“春天”有关的诗歌、散文、歌曲、绘画、图片,选择一幅“诗画”作品,为诗配画或为画题诗。

活动三:在创作、体验中赞美春天。选择一种最喜爱的方式,通过出墙报或办手抄报的形式赞颂春天。

(二)课中活动

1、组员展示编辑成果,解说观察、记录动植物的情况,并简介编辑的“自然日志”。可邀请生物老师参与评价活动成果,师生投票选出“最佳‘自然日志’”。

2、组员展示搜集的绘画、图片和自己创作的“诗配画”或“画配诗”作品,并朗诵部分诗文,然后小组合作演唱关于春天的歌曲。可邀请美术老师参与评价,对“诗配画”或“画配诗”作品予以点评,师生共同评选“最佳诗画奖”。

3、每人展示制作的手抄报或墙报,并介绍有关情况,评出“最佳手抄报”或“最佳墙报”。

三、写作指导

1、作文题目:《我心目中的春》或《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

2、写法指导:自由选择文体,可以写成诗歌,可以写成散文,可以写成小说,当然也可以写成一般记叙文。但无论什么体裁,这两篇作文都有抒情性、文学性强的特点。

写作时,要努力做到:

语言文字尽可能新鲜优美。多观察生活,多体验生活,来自生活的语言才新鲜;多用优美雅致的佳词,多用形象生动的美句,加上富有灵性、精致的表达,语言一定优美。

手法运用尽可能灵活多样。善用各种修辞手法,巧用各种表现手法,结合多种表达方式,这样的文章会更精彩。

情感表达尽可能自然真切。叙真事,诉真情,不夸大修饰,不装腔作势,不虚情,不矫情,来自真切感悟、心灵震撼的情感,才会吸引人、感染人。

四、总结评价

阶段性评价与综合性评价结合;学生整体评价与个别差异结合。

《寻觅春天的踪迹》教学设计2

一、活动目标:

1、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寻觅、观察春天的踪迹,去认识自然,感受生命,培养热爱自然,热爱春天的情感。

2、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赏春、绘春、颂春、创(造)春等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二、 活动重点

自然日志的编辑:选择一、两种动物或植物进行观察、记录,并对观察、记录进行编辑整理。拓展语文学习的途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 活动难点

在认识自然中,在赏春、颂春中,培养学生的自然观赏和艺术欣赏的能力。

四、 课时安排

课外活动两周,课内活动一课时。

(一)教师导入:桃花开了,燕子来了,草儿绿了,站在冰雪初融的大地上,感受和风细雨漫天无际的温柔,我们听见有一个声音在我们的心里快乐地叫着:“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同学们,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让我们一起走近春天,去寻觅春天的踪迹。

(二)活动开展

活动一 记录——春天的足迹

1、各小组向全班同学展示编辑的成果和介绍本组编辑“自然日志”的过程。

2、各小组选派1—2名同学介绍各自观察、记录某种动物或植物的情况,且用3句话概括其所编辑“自然日志”的特点,进行自我评价。

3、评委组评价选出“我最喜欢的‘自然日志’”。

活动二 展示——春天的赞歌

1、 展示并介绍各小组围绕各自活动内容所制作的手抄报或墙报。

2、各小组派出1—2名同学上台朗诵其以诗歌、散文等文学样式创作的“春天的赞歌”,或上台演唱模仿歌曲《春天的故事》等改编的歌曲。

形式上可以是配乐朗诵、集体朗诵、个人朗诵,独唱、合唱、歌伴舞等。

3、评委组进行评价。

活动三 创造——诗情画意的春天

1、各组同学展示并解说其课外制作的“诗配画”或“画配诗”作品。

2、由学生评委进行评价。

(三)活动小结

学生齐读朱自清《春》。

教师小结:可从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情况、活动成果的展示和交流效果等角度进行评价。评价的语言应是中肯的,并能较好的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

《寻觅春天的踪迹》课后反思

向常容

在本节课的活动之前,能让学生作好充分的准备,学生搜集到了许多春天的常识、描写春的优美句子及名家名篇、古诗词等。时值油菜花开的春暖季节,上这个活动对学生来说也有良好的生活体验。我认为在本次活动中有以下成功之处:

一、 活动五一节步骤清晰,紧扣春天这一主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情春天,赞颂春天。

二、 活动设计科学,有一定的趣味性、娱乐性(分数比赛、音乐),学生乐于参加,寓教于乐,有评价和反馈,调动了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

三、 内容丰富,准备充分,能与当前春天时令紧紧结合,让学生在观察中体悟,在体悟中学语文,积累生活常识。

课堂教学往往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认为有以下两点不足之处:

一、 活动进行中欠指导:精美散文融入第一环节中,使各版分类不严格;

二、 学生在活动中规则不严,导致部分同学长篇大论,大大减少了其他同学的机会。

综上所述,在课堂教学这项深不可测的艺术中,我一定要不断探索,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寻觅春天的踪迹》教学设计3

一、教学分析

1、课程标准分析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综合性学习活动的阶段目标要求:

(1)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能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内容。

(2)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3)耐心专注地倾听,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

(4)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能共同讨论、分析问题,能自主查找资料。

2、教材分析:

《寻觅春天的踪迹》是初中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紧跟第二单元之后的一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活动。教材以“春天”为主题设计了三项活动:编辑“自然日志”,谱一支“春天的赞歌”,创作一幅“诗画”这三项活动。第二单元是散文诗单元,将此次活动编排在第二单元之后,是有意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观察自然,探索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培养学生对自然和艺术的欣赏能力,以及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也进一步的训练他们的知识运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无论是在能力培养还是情感提升方面,其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在活动中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应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应放手让学生自由的、大胆地去体验生活,整理资料,完成活动的任务。

3、学情分析:

初二下学期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感知理解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写作能力,他们对一些古诗词、优美的文句有一定的积累,对描写、记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有一定的认识,也能够自主运用。并且作为农村的孩子他们比城市孩子会多一些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对身边的春天有自己的体验,是这节活动课的有利条件。他们还保留着孩子的天真、好奇、逐步有自己的思想及认识,对社会、自然有着探索精神,但也有待进一步的培养他们的动手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审美情趣。

4、 评价分析

(1)写作评价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

(2)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

(3)注意考察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4)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评价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5)采用多种评价方式,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二、活动目标分析

1、活动目标:

(1)积累关于春天的成语和诗词名句,注重文化积累,以提高文化素养。

(2)通过寻觅、观察春天的'踪迹,激发热爱春天的情感。

(3)在观赏春天、赞美春天的活动中,加深对春天的体验和感悟,提高初步的自然观赏和艺术欣赏的能力。

(4)学会从自然、生活中选取素材,抒写心中美丽的春天。

2、活动重难点:

⑴注重“春”文化知识积累,激发热爱春天、热爱自然的情感。

⑵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感情,能将描写与抒情相结合。

三、教学策略分析

1、教法

启发引导法、问答法、点拨法

2、学法

讨论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准备和媒体设计

◆教师准备

1、搜集资料(关于春的诗文、视频、图片等),制作课件。

2、布置学生搜集春的资料。

◆学生准备

1、学生搜集关于春天的成语,古诗,精美文段。

2、以《寻觅春的的踪迹》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

3、发挥想象作“诗配画”一幅。

◆媒体设计

多媒体、音响设备、幻灯片演示、视频片段展示

五、课时安排:

2课时(活动课及写作课)

六、教学过程:

七、评价设计

教学板书设计

春之美——成语积累

寻觅

春天春之诗——古诗、散文朗诵

春之情(珍惜大好时光)

踪迹(春在心中)

八、教学反思

这是节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在课前我让学生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积累关于春的成语、诗文,办了主题《寻觅春天的踪迹》的手抄报,诗配画作品,为的是学生在课堂展示时有充分的资料。整堂课包括“春之美”、“春之诗”、“春之画”、“春之情”几部分,融听说读写于其中。前三部分是对春天景色的欣赏,在欣赏过程中积累成语、春天的诗文和诗画作品,第四部分让学生在充分欣赏积累的基础上抒发情感,明白春天不止在大自然,更在人们心中。只要心中有春,就会有梦想和希望。

在本堂课中我尽量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课堂上每一位学生都成了课堂的主人,他们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中去,尽情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体会成功的喜悦。孩子们在“春之美”、“春之诗”、“春之画”、“春之情”的自由天地中共同分享了春的知识、春的信息、春的喜悦,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使自己的人格和审美情趣得到发展与升华。真正体会到了学习语文的乐趣,回归自然的乐趣。

当然,这节活动课中还有不少不足之处。首先,在欣赏“春之美”的环节中,学生观察不够仔细,比如春雪、蓝天、白云这些事物同学们没有回答出来。其次,在“春之诗”这个环节中,每组只派一位代表朗诵,同学的参与面不够广,学生的朗诵水平还需提高。还有,在“春之情”环节中,由于时间紧迫,学生所写的描写春天的语言展示点评不够,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学习改进,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自己的语文课堂变得精彩起来。

《《寻觅春天的踪迹》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