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教学设计

时间:2024-07-29 02:44:05
合欢教学设计

合欢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合欢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合欢教学设计1

《合欢树》是史铁生怀念母爱的一篇散文。文章用平淡的语调,按时间顺序分别叙述了作者十岁那年由自己作文获奖引发的一件事情、二十岁母亲为他治病和鼓励他写小说的事情以及三十岁以后对母亲的那种压抑在心里、让自己又悲痛又愧疚的思念。这篇文章被选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系列《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中。

教学目标:

1、 理清文章思路,分析具体事件,体会各种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2、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具体深入理解文章。合作探究“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3、体验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母爱,进而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教学重点和难点 :

1、理清文章思路,分析具体事件,体会各种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2、品读淡然的叙述背后的情感张力,感受文中的母子深情。

3、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其中第三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3-5分钟)

1、展示“合欢树”图片,播放阎维文歌曲《母亲》。

2、引导学生对照歌曲内容,联系自己与母亲之间的生活细节。

3、引入课题,介绍作者。

4、利用图片设置悬念:树与母爱(或母子深情)有何关系。 要求:1、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母子深情。

2、联想母亲对自己的深爱。

3、思考:思想情感的间接表达方式

(1)、引起共鸣,激发学习兴趣。

(2)、明确本课学习目的及重难点。

二、合作探究(20-25分钟)思考如下问题:

1、理清课文主要内容。

2、理解象征手法。

3、领会课文借“合欢树”抒发情感的方法。

4、感悟文中通过朴实的语言所传达的母子深情。

三、交流反馈。

1、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再次快速阅读课文,并划出自己认为关键的词语。

2、分组讨论,确定小组发言人,回答问题。

3、选择一个母子间对话情景,分角色表演。

四、拓展深化。(5-10分钟)

1、联系生活实际举例。

2、自由发言。

要求:1、学会运用象征手法表达情感。

2、领会母爱,基于回报。

五、实训提升(5分钟)

布置作业:

小作文训练(200-300字)

叙述一件事来表达母爱,当母亲节来临之际,我打算送母亲一件礼物来回报母亲。

学生写作

1、从细微处去发现母爱。

2、运用象征手法。

板书设计

合欢树

史铁生

母爱子爱树:给“我”看病 为“我”借书 推“我”看电影 鼓励“我”写作

子思母思树:悲伤也成享受 不愿看合欢树,后来又想看 儿子=合欢树=母亲

亦母亦子合欢树,一枝一叶总关情。

教学反思

建构“共享式”的课堂教学新境界。“共享”就是“对话交流”。师生双方互相倾听,共同参与,达到教学相长。因此,在课堂上我给学生足够的自由讨论的时间,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机会;学生的发言精彩纷呈。重点内容,教师重锤敲打。

感悟品读环节,倡导主体性的阅读氛围,以读带讲,读出个性,读出自己独一无二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反复的读和体验,使教学内容成为开放的、充满活力的学习活动。

本课教学通过歌曲及活动的设计使学生再度体验母爱,很多学生泪眼婆娑,纷纷表示好好学学习,感恩父母。收到了极好的教育效果。 总之,语言是活的,课文是生动的,学习是愉悦的。语文学习充满了生活和生命的气息。

合欢教学设计2

《合欢树》是史铁生的散文名篇,史铁生通过对往事的追忆,再现了母亲的苦难与坚韧和她对儿子“毫不张扬”的爱。作者在独自咀嚼命运多年之后,借“合欢树”这一由实入虚的形象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与愧疚,更在岁月流转中获得了对母亲、母爱乃至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彻悟。

本文的教学设计试图抓住史铁生散文的情理哲思兼具的特点,借助王安忆对史铁生作品的认识:史铁生的散文在叙述中流露出原初面目的情感,情感经过历炼趋向理性,理性最终孕育着哲学的果实三个方面对文章进行解读。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把握文章的思路,读懂母爱。

2.探讨文章中情于理的表现。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合作讨论的方式探究文章的主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与愧疚,对母亲、母爱乃至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彻悟。

[教学重点、难点]

在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主题,破解“一人一树”内涵。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直接导入

二、整体感知

抓住文章赞颂的主题——母爱

三、品味鉴赏

(一)读懂母爱

1、既然是表现母爱,那自然要从母亲写起,请同学一起朗读散文第一自然段,并思考本段作者写了哪些内容?在作者笔下心中,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明确:文本的第一自然,作者选取了自己和母亲的一个生活片段进行描写。在作者笔下,母亲活泼、开朗、要强、爱美,那时候的母亲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是幸福的。

2、“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巨大的打击改变的不仅是我,母亲也发生了变化,是什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对此你有体会吗?

明确:第二个自然段,“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母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迅速的变老了,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头发。在此之外,作者还突出刻画了母亲变老的细节,那就是母亲总是不断地重复一句话,“怎么会烫了呢?我还直留神呀!”

很多时候,我们也会嫌弃自己的母亲啰嗦、唠叨,不要嫌弃她动作慢了,反映慢了,也不要嫌弃她落伍了,那是因为你慢慢长大,而她正在慢慢变老。

双腿的残疾不仅改变的不仅是史铁生的生活,这也彻底改变了母亲的命运甚至性格,母亲“变”了,而隐含在这“变”字后面的恰恰是的母亲深沉的爱。

3、在“母亲发现我在写小说”之后,母亲是如何表现的?

明确:母亲说她曾经喜欢写作,并且回忆我小时候作 ……此处隐藏1456个字……疚,悲伤等,齐涌心头。“情动于中而发之于外。”我认为,这就是作者写作此文的缘由。

“悲伤也成享受”,作者因母亲的去世而悲伤,又因独自一人慢慢回忆往事,想起和母亲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而感到幸福和温馨,从而产生一种享受。在回忆中,仿佛时光从未走远,母亲永在!

2.作者以前(10岁,20岁时)理解母爱吗?

没有。

10岁,“把她气得够呛”。

20岁,“别浪费时间啦!”“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心理描写)母亲为他做的一切,他认为是在“浪费时间”。他只想到自己的痛苦,想“死了倒痛快”,从未想过母亲比他更痛苦。“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补充《秋天的怀念》)

30岁以后,作者在创作上接连获得成功,他才感念没有母亲就没有自己的现在,痛定思痛,体会到了母爱的深厚与恒久。文章读到第4段,能够体会到作者情感明显发生了变化,变得深沉。

(等体会到了,想好好爱的时候,母亲已不在了!因此,我们要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日子,孝顺不能等;成功也不能等,早点让父母看到你的进步与成功。)

三、理解合欢树的内涵

1.文中几次提到合欢树?找出相关内容,品读并思考其各自的寓意和内涵。

第1次(第7段):“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通过邻居之口引出合欢树。

第2次(第8段):讲述合欢树的来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仿佛预示着他的儿子也会像合欢树一样重获健康的希望,重获生活的希望。合欢树寄托着母亲对儿子的希望,那仿佛就是她的孩子。

第3次(第9段):想起合欢树。“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我也想再看看母亲住过的那间房。”合欢树是母亲种的,在作者心中,它仿佛就是母亲的`象征;再说,这些年来,作者一直未见过那棵树。

第4次(第10,11段):再也看不见合欢树。合欢树对“我”的意义和对那个孩子的意义不尽相同:对“我”来说,合欢树意义非凡,它寄托着母亲对“我”的希望,寄托着“我”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2.本文题目为“合欢树”,为什么直至第7段才提到合欢树?

全文表达的是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合欢树寄托着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同时,合欢树触动了作者,是本文的写作缘由。

3.第一段能否删去?

不能。正是因为作者小时候作文写得好,所以以后走上写作道路并获得成功,与第三段在内容上也有呼应。

从第1段中,我们读出了母亲的聪明,美丽,能干,率真,幸福。母亲也曾是一个文艺青年,为了“我”,她放弃了她的诗和远方,牺牲了全部。

4.本文为什么不用“我的母亲”或“回忆我的母亲”为题?

因为本文的写作重点不在表现母亲的好品质,而在表达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合欢树触动了作者的心灵,引发了他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且合欢树意境优美,意蕴丰富。

合欢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把握母亲的形象,理解合欢树的深刻内涵,理解以小见大和象征的写作手法。

2、情感目标:感受母爱,理解母爱,珍惜母爱。

教学重点:

1、母亲的形象

2、合欢树的涵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之前,先给大家看一张照片,这个人是谁?(ppt1)——史铁生。他的职业是什么?——作家,不对,(ppt1)他的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为什么这么说?1972年,就在他21岁生日那天,一场大病让他住进了医院,从此再也没有站起来,此后又患有肾病,发展成尿毒症,靠常年透析维持生命。接踵而来的疾病逼他走上创作的道路,在创作中他深入研究存在与命运,残缺与爱情,生命与苦难,爱与被爱等精神食粮来摆脱生命的苦难。他用残缺的生命躯体释放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用生命的苦难点亮思想的光芒。用灿烂的笑容面对人生的不幸,他笑容背后的神秘力量到底是什么?今天我们走进他的散文名作《合欢树》,或许能得到启发。

二:曲径通幽整体把握

这是一篇___________的散文。

课文描写合欢树的段落主要是?

合欢树是___________种的?

三:入境感受挚热的母爱

史铁生笔下的母亲是怎样的形象?让我们沉浸到课文的第一部分,感受挚热的母爱,同学们先听一段朗诵,听的同时用笔勾画出最打动你的细节,从这些细节归纳母亲形象的关键词。

母亲(伟大)

有趣聪明美丽

坚强执着乐观

艰辛无私慈爱

(作者为什么要写母亲爱美?每个人都有享受生活的权利,每个女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更何况像母亲这样聪慧美丽的女子,她本来可以享受幸福,但是幸福随着儿子的瘫痪而划上句点,她开始有白发,她因心力交瘁而过早地离开人世,作为一个母亲,她放弃了作为人,作为女人应有的幸福,活泼、有趣、美丽的缺失成就了母爱的伟大。)

问:面对这样母亲的爱,作者的情感有没有变化?

作者的对母亲情感经历从10、20岁的不理解漠视,到母亲去世后的愧疚,再到对母爱的理解。

四:出关探讨写作手法

文章到此,母亲的事迹写了,我对母亲的愧疚怀念也写了,这已经是一个完整的篇章,可是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第二部分,还要写合欢树,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文章的第二部分7-12段,再综观全文,是作分析。

以小见大:亲情是个很大的主题,母爱是种很深的情感,文章以合欢树为线记叙的那些琐碎的小事统一了母亲的深爱和儿子的真情,爱与被爱的真情借细小的片段和朴素的文字缓缓流淌,这就是以小见大,这也是散文中常用的创作手法。

象征:同学思考对比一下文中:我的成长经历和合欢树的成长历程;母亲培育合欢树的经过与母亲支持我的过程;我对母亲的情感与我对合欢树的情感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其实合欢树就是我,合欢树就是母亲,合欢树就是母子间爱与被爱达成理解后的深情,同学们思考,这叫什么手法?象征(温固知新,我们以前学的哪些文章用过象征,《白杨树》《行道树》《雨巷》,什么叫象征?

五:回顾悟出爱的哲理

史铁生把深沉的母爱和对母爱的赞颂幻化为一颗合欢树,茂盛地长在小院,所以行文到最后的时候,作者又说到了小孩和树影,请同学把这段齐读一遍,思考:如何理解最后一段孩子的“会”与“不会”?

母爱是普遍的,可以延绵

母爱是独特的,不可复制

……

结束语:同学们说得都很有道理,不管母爱是以何种方式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都应该珍惜,感谢史铁生,他提醒了我们要用心去感受爱,用理解去培养一棵爱与被爱的合欢树;他也让我们明白,岁月永逝,无可挽回,但母爱永存,生命不息。爱,其实你们一直都在获得,为了不要失去后才感叹“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感叹“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所以,爱你们也需要懂得,最后送一首歌给大家《懂你》,希望大家做一个懂得爱别人,也懂得回报别人爱的“达人”。

《合欢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