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

时间:2025-04-16 07:01:08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以自然科学为题材的儿童诗歌,向我们介绍了几种辨别方向的方法。这首诗歌易读易懂,能引起孩子们对大自然的极大兴趣,并使他们懂得,只有留心观察,才能发现大自然的许多奥秘。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会认4个字,会写9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力目标:培养理解课文,朗读课文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教学重点:掌握几种辨别方向的方法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雪化得快的是南面还是北面?

教学准备:课件,了解辨别方向的其他方法。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如果你在城市迷了路,会怎么办呢?

2、要是在茫茫的野外迷了路,到处荒芜人烟,身上也没有带辨别方向的工具,那可怎么办呀?老师告诉你,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会帮助你辨别方向,想知道大自然有哪些天然的指南针吗?学了这一课,你就知道了。齐读课题。

二、范读引路,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用笔勾画出几种天然指南针。

2、指名汇报,相机贴出四种天然指南针的图片。

三、精读课文,细细品味

1、创设情境,自读自悟:

⑴ 有一群小朋友到野外去踏青,可是这几组小朋友迷路了(课件:四组小朋友迷路,背景分别为:图1、中午,太阳在南,树影、人影在北。图2、阴雨天,大树枝叶一面稠密、一面稀疏。图3、沟渠里一面雪即将化尽,另一面雪还很厚。图4、晚上,北极星高挂),他们多着急呀,你们能帮帮他们吗?请大家仔细读读课文,看看你能帮哪一组小朋友指路。

⑵ 生自读课文,寻找指路的方法,再和同桌交流。

2、扶放结合,朗读感悟:

你想为哪一组小朋友指明方向?(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指导)

第二小节:

1、(课件:图1)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

2、你是从课文的哪一小节了解到这个知识的?你能读读这一小节吗?指名评价。挑战读,齐读。

3、课文里把太阳比作了什么?

理解:忠实的向导。为什么要把太阳比作忠实的向导呢?(课件:太阳东升西落,中午时太阳在南方,树影在北方)

第三小节:

1、(课件:图2)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

2、(课件:夜晚,北极星高挂北方,北斗七星围绕它转)介绍北极星、北斗七星。生交流了解的相关知识。

3、能把这一小节读好吗?(课件:第三小节文字)自由读,男女比赛读。

第四小节:

1、(课件:图3)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棵大树,你发现了什么?理解:稠。

2、小组讨论:为什么同一棵大树一边枝叶稠,一边枝叶稀。

3、课文的哪一小节写了大树?请在小组内比赛读第四小节,看谁读得最好。

4、小组推荐读,想读的站起来读。

第五小节:

1、(课件:图4)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

2、你是从哪一小节知道的?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五小节。指名读,指小组读,齐读。

3、读了这一小节,你有什么问题吗?是呀,雪化得快的那边是南边,还是北边呢?在小组里讨论讨论吧。

4、指名说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课件演示沟渠里积雪化的过程)让生理解雪化得快的是北边。

第六小节:

过渡:其实,在野外迷了路并不可怕,因为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会帮助你辨别方向。

1、自由读最后一小节。指名读,分组比赛读。

2、从这一小节中,你读懂了什么?

四、课外延伸,培养能力

1、迷路的小朋友都能辨别方向了,他们非常感谢大家。书中只介绍了四种天然指南针,你还知道哪些?你从哪里了解到的?

2、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课件:天然的指南针),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

3、续编诗歌:把你了解的天然指南针续写进诗歌里。

五、总结全文,推荐好书

孩子们,大自然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只要你留心观察,多动脑筋,就会发现大自然的许多奥秘。老师给大家推荐两套好书(课件:《十万个为什么》、《少年儿童百科全书》),希望大家能从那里获取更多关于大自然的知识。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2

章节名称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材分析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本单元围绕自然景象和自然知识展开,本节课通过一首小诗介绍了大自然中的四种天然指南针,诗歌富有趣味性。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理解四种指南针的作用。通过学习课文,鼓励学生善于观察大自然,了解大自然。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借助拼音正确、流利读课文,能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中可以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分小节朗读的基础上理解内容。二年级学生有着好奇心、表现欲和自主学习的热情,教学中要适当运用激励机制,鼓励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学习课文。

教学目标

1. 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3. 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有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教学难点

了解天然指南针的用途,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第一课时

备注

教学环节——第二课时

【温故知新,设疑导入】

一、 回顾生字:

1. 词语对对碰(反义词)

2. 词语猜猜看(根据词意连线)

3. 词语拉拉手(量词搭配)

二、 回顾课文:齐读第一小节

师:(看来同学们对本课的字词掌握得很好,下面让我们回到课文的学习,请同学们一起朗读第一小节。)我们知道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能在我们迷路的时候帮我辨别方 ……此处隐藏16022个字……>(2)师:大自然有许许多多天然的指南针,怎样才能找到更多天然指南针?(细细观察,多多去想)

(3)试背第一、六两节。

四、教师小结、拓展。

孩子们,我们遇到任何困难,都不能慌张,只有冷静下来,仔细观察,多多思考,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从而成为一个聪明的人。

讨论:你还知道别的“指南针”吗?

孩子们,你们真聪明,我们去郊游啦!播放郊游视频,齐唱《郊游》下课。

板书

中午 太阳 太阳在(南)边

树影指(北)方 细观察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晚上 北斗星 挂在(北)方

阴雨天 大树 枝叶稠(南)稀(北)多去想

雪后 沟渠的雪 化得快(北)化得慢(南)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14

【学习目标】

1、会认“针”等4个生字,会写“忠”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课前准备】

1、指南针。

2、课件:天然的指南针。

3、生字词卡片。

4、了解辨别方向的其他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故事导人。(故事主要内容是去野外游玩,不小心与同学们走散,迷了路)

2、设疑:这时该怎么办?(请学生想各种可能)

3、揭示课题,老师板书。

二、初读课文,随机识字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自学,随机识字:

先让学生了解诗歌特殊的分节方式再指名分节读,在读中正音。本课的四个生字都是翘舌音,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里介绍了几种辨别方向的方法,用笔做上记号。

4、出示指南针,简单介绍它的作用。

5、讨论交流:课文中讲的“天然的指南针”指的是什么?(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

三、细读课文,自主学习

1、在2~5节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进行研究。(四人小组学习)

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问一问。

2、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结合学生的回答,理解“忠实”“向导”“稠”“稀”“分辨”等字词。

并用课件演示文中四种辨别方向的方法。同时了解能辨别方向的原因。

3、指导朗读。

四、总结课文,指导书写

1、齐读课文。

2、巩固生字:(做从生字卡片中找字的游戏)

⑴ 我有一颗中国心。(忠)

⑵ 左右结构的字。(稠、针)

⑶ 找找上下结构的字。(忠、盏)

⑷口头填空:一( )灯。

3、指导书写:

⑴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如第一行的三个字是上下结构,三个字都是上窄下宽;第二、三行的六个字都是左右结构,而且都是左窄右宽)

⑵ 让学生说说写这些字应该注意什么。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随文识字,认识“针、忠、盏、稠”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有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点】

随文识字,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介绍的几种野外辨别方向方法的科学原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要是你在街上迷了路该怎么办?那如果你在没有人烟的野外迷了路又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齐读课题)大自然会告诉我们一些辨别方向的好办法。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朋友,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一个好的开始。)

二、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自渎课文,圈生字,标明小节序号。

2、请随老师小声读课文,检查一下你的读音是否正确。

三、整体感知,再读课文

1、大声读文,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

2、指名读第一小节,讲解“指南针、天然指南针”的含义。认识“针”字,换偏旁,组词。

3、课文都讲了哪些“天然指南针”?

(设计意图:要想学好课文必须是在充分的朗读的基础之上的,流利的朗读必先为学生扫清文字的障碍,在了解了课文的大意的基础上才能细细的分析,品读。)

四、朗读感悟,突出重点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想一想这些天然的指南针是怎样帮我们辨别方向的?

2、汇报交流,讲解生字

(1)太阳:理解“忠实、向导”两个词的意思。理解“向导的忠实”,因为太阳都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中午的时候在南边,按一定的轨迹运转,是可以信任的,可靠的,所以说是忠实的向导。

拓展:我有一个真正的朋友,我高兴时他会跟我分享快乐,我遇到困难他会伸出援助之手,可以把他称作忠实的()。

新中国的卫士,不管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下雪,都保卫着祖国,可以称作忠实的()。

中午的时候,太阳在哪边,哪边就是南方,地上树的影子指着的是北方。认识“忠”字。

拓展:怎样利用早上和傍晚的太阳辨别方向?早上太阳在东方(旭日东升),傍晚太阳在西方(夕阳西下)。

(2)北极星:认识“盏”字(换偏旁组词)拓展:学习找北极星的方法。

(3)大树:学习“稠”字,找到两组反义词(稠—稀、南—北)阴天下雨的时候没有太阳,我们可以用大树来辨别方向。枝叶茂密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少的一面是北方。

(4)积雪:找到一组反义词(快—慢)

3、齐读最后一段你还知道那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向导”精度研究,尊重了学生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学的质量。随文理解词义,降低了理解的难度。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教育学生主动学习课外科学文化知识,做生活的有心人。)

五、复习巩固

1、出示小黑板,看图填方向

2、读词语

3、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巩固重难点,加强记忆。)

六、总结全文

大自然中蕴藏着许多知识,只要你做个有心人,认真观察动脑思考,你就会发现大自然更多奥秘的。(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向课外延伸,拓宽视野,增长课外知识。)

(资料:指南针,它是一种专门给人指示方向的仪器,看上去有点像一块大手表。他最特别的地方就是无论怎么动,它的指针总是指着南方。)

板书: 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太阳 东升、西落

北极星 指向北方

大树 稠南、稀北

积雪 南慢、北快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