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姑娘的信教学反思

时间:2025-04-19 10:27:18
秋姑娘的信教学反思

秋姑娘的信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秋姑娘的信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秋姑娘的信教学反思1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老师先给大家看个字漂亮的字儿。(贴字:秋)(枫叶模板)看到这个字儿,你想到了哪些词儿呢?

生:秋老虎。

生:秋收冬藏。

生:春夏秋冬。

……

师:(赞扬地)小朋友积累的词真多!你的小脑袋里又出现了什么样儿的画面呢?

生:到处是金黄色的。

生:我好像看到金色的海洋。

生:秋天是个果实累累的季节。

生:秋天,树上的叶子满天飞舞呢!

……

师:刚才有个小朋友提到秋姑娘,咱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有关秋姑娘的课文,题目就是:秋姑娘的信。(贴字:姑娘的信)(枫叶模板)齐读。

师:看了这个题目,小朋友有哪些小疑问呢?(教师在黑板上画个问号)

生:我不知道秋姑娘的信是写给谁的。(板书:谁)

生:我想,秋姑娘送给他朋友的信上写了些什么?(板书:什么)

生:我想知道,秋姑娘的信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要写信?(板书:为什么)

[评:导入准备部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入话题情境,同时又活跃、内化了学生的语言。揭题后,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积累出发,围绕课题提问题,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又使他们产生了信息差,从而处于一种愤悱的状态,产生了走向文本的欲望。]

二.主动自读,感知文本。

师:小朋友提了那么多问题,现在就让我们带着问题来读课文吧!注意看准拼音,把课文读正确,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发课文)可以一个人读,也可以和伙伴一起读。(教师巡视,提醒注意读书姿势)

[评:为学生提供选择学习方式的空间,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师:老师发现,有几个词语小朋友读起来有些小困难。不过没关系,咱们一起来学学。(屏显生词)

(教学生字词略,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将部分偏正词语作了归类。)

[评:字词教学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教者在教学中注意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同时,又渗透了词语的搭配、修饰,将字词教学与语言积累运用结合起来,值得推广。]

师:刚才,小朋友读课文的时候可专心啦!你们解决了哪些问题呀?

生:她写信给大雁,让他们路上多加小心。

生:我知道秋姑娘是用枫叶写信的。

生:我知道了枫叶全被秋姑娘写了信!

生:我知道了秋姑娘把信写给谁。

生:我懂得了秋姑娘为什么要写信。

师:(惊讶地)这个你都读懂了,真了不起!(竖起大拇指)咱们小朋友刚读了一遍,就读懂了这么多,收获还不小呢!

[评:“学生不是一张白纸”是新课程推崇的重要学生观。主动自读部分,教者放手让学生与文本自主对话,学生通过自读,做到了正确认读,口诵心维,捕捉到了有效信息。]

三.联动合作,品读文本。

师:你们看,(屏显枫叶飘落的画面,配以轻柔的音乐)秋姑娘摘下片片枫叶,给她的好朋友们写信啦!你最喜欢写给谁的信呀?

生:我喜欢写给大雁的信。

生:贪玩的松鼠。

……

师:好,小朋友喜欢哪一封信,就读哪一段,喜欢和谁一块儿读,就和他一块儿读。(生自读课文)

[评:教者继续让学生进一步自读,做到了延迟开讲。]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最喜欢写给谁的信呀?

生:大雁。

师:哦,秋姑娘给大雁写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屏显文字)你来,读给大家听,好吗?

师:还有谁喜欢这一段?你也来读!(生读)

师:哎?(故作疑问地)秋姑娘为什么要写信给大雁?

生:秋姑娘不放心他们。

生:秋姑娘提醒他们要多加小心!

生:秋姑娘怕他们路上遇到危险。

生:我想,秋姑娘还让他们小心自己的身体,飞那么远,要注意休息。

……

师:是啊!秋姑娘可关心大雁了,让我们读出对大雁的关心。(生读)

师: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是我们的妈妈对我们说路上小心是怎么说的?

生:孩子,要多加小心啊!

生:孩子,路上要小心呀,别撞了车。

师:哦,轻轻地。那谁能学着妈妈的样子关心一下大雁?(生读)

师:多加小心!(抚摸一学生的头)谁能比他更关心点儿?(生读)

师:听出来了,你很关心大雁呢!咱们一起来!(生齐读)

师:还有小朋友喜欢其它内容的吧!

生:我喜欢秋姑娘写给青蛙的信。

师:哦,写给可爱的青蛙的信?你来,读一读吧!(屏显文字)

师:嘘!小青蛙在冬眠呢,我们可要轻轻的,不要吵醒它。(生齐读)

师:你们真是善解人意,让青蛙好好冬眠呢!

师:还有贪玩的小松鼠,谁喜欢的?

(生纷纷举起小手)

师:那么多!好,喜欢的小朋友一起读。(屏显文字)(生读)

师:小朋友,你们看,小松鼠窜来窜去,可贪玩了。秋姑娘可着急了,(师做着急状)小松鼠呀,别贪玩了,快准备好食物呀!谁再来读?(生读)

师:老师也来读一读,同意吗?(师示范读)谁愿意和老师比一比?(生读)

师:好样儿的!你看,小松鼠收到秋姑娘的信已经在忙着准备食品啦!(屏显插图)还有小朋友喜欢--?

生:我喜欢写给山村孩子的信。(生读)

师:多亲切啊!我们小朋友的冬衣是厚厚的羽绒服,那么小树的冬衣是什么呢?(屏显插图)

生:绳子。

生:先用稻草把树根裹起来,然后用草绳绑在外面。

师:有了这件暖和的冬衣,再冷的天,小树也不怕!小朋友再来读!(生齐读)

[评:品读文本部分,教者首先运用课件创设充满诗意的情境,通过课件增加学生的体验,结合课件让学生充分展示自读成果,并在关键处给以启发、点拨。在引导学生欣赏品读文本时,教者的朗读指导巧妙、到位,既有联系学生生活经验的点拨,又有教师的朗读示范,还有同伴之间的朗读启发,在指导的同时,又注意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朗读。通过朗读这一语音中介,学生很好到把握了文本内容,提升了语感。]

四.巧化文本,巩固延展。

师:小朋友,秋天的枫叶不停地飘呀,落呀,咦?还有的枫叶飘到哪儿去了?(师四处张望)小朋友们找找看。

生:在这里!在这里!(学生接二连三找到枫叶,兴奋地举着枫叶)

师:啊, ……此处隐藏5696个字……秋姑娘,然后分组赛读。在最后两个自然段的学习时,我让两个学生范读评议后,用同桌一问一答,老师问学生答等多种形式来体会奇怪的语气和舒畅的语气。

二、注重学法指导。

本文第二至第五自然段结构相似,我指导学生进行第二自然段的学习后,让学生仿照上面的学法,想想秋姑娘又给谁写了信,信上说了什么,该怎么读好秋姑娘的信,以四人小组合作学习3—5自然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注重了生字的指导。

课堂上,我指导学生写了两个生字——“心”和“全”。心字中包含有一个新笔画卧沟,这个笔画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要想写好简直太难了。在教学生字时,我先让学生按照读准字音组词、识记字形、看清笔顺、书空笔顺、观察每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的顺序四人小组自学交流。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在学生自学交流的基础上,我再组织学生交流。然后我通过范写,学生书空、描红、练写等形式让学生记得更牢固。

在听了专家给我的意见后,我又进一步结合专家的意见对这一课进行了反思:

1、要时刻注意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向一堂课要效率,不要浪费时间。

2、教师一定要注意一年级学生的习惯培养,比如:读书习惯、写字习惯以及坐姿等等。

3、课堂上虽然把握住了本节课的重点,但理解不够深入、透彻。

4、一定要关注孩子,注重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同时也要注意倾听孩子的话。

5、要及时抓住课堂上生成的问题,注意孩子的闪光点,及时鼓励。要培养自己的教育机智。

6、还要继续向老教师学习,同时自己摸索,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秋姑娘的信教学反思7

1、看图,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情趣。

课始,我映示了课文中的插图,指名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通过交流,学生对图上美丽飘逸的秋姑娘、排队南飞的大雁、地下冬眠的青蛙、储备食品的松鼠、风中树立的小树、火红的枫叶都有了感受。

2、通过通读课文,启发学生进一步体会大自然的美好情趣。

在看图说话后,我让学生自己去读,读完后让学生说说秋姑娘给谁写了信,信中写了什么?听课文录音,秋姑娘给她的好朋友的信中是怎么写的。指名汇报后,我问学生“你最喜欢读哪封信,就多读几遍,从中能感受到什么?读读比比,尝试背诵。最后引读: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学生齐读第7自然段。”“从中你读出了什么?再读一读。”“把这种欢快的心情读出来,你会吗?”“秋姑娘还会给谁写信呢?写些什么?”想象说话。

3、采集落叶,制作书签,在活动中切身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采集落叶,小组讨论交流落叶的形状和颜色。

秋姑娘的信教学反思8

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我也采用了很多种朗读的形式,很多种有趣的教学形式,学生的积极性应该是很高的。对于预期的目标也基本上完成的可以。

这篇课文主要是赞扬了秋姑娘关爱别人的一种品质,我喜欢在文章上做点文章,我想课文的编排意图也是如此,希望每位教师都能真正把握教材,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于是,在课结束时,我问了学生这样一个问题:平时像信上这些关心的话语,都是谁对你说的?学生们脱口而出:妈妈、爸爸、爷爷、奶奶等亲人。我又问学生,你对他们说过这样的话吗?教室里安静了,大多数学生说没有。在我的意料之中。我临时布置给学生一个特殊的家作,让孩子们回去为长辈洗一次脚(于是就有了前面上传的写话内容,因为班级之间进度不一样,所以先上传了写话,后上传了反思),学生们脸上露出了不好意思的表情,我对他们说,这次作业很重要,做完了之后把它写下来,让我看看你们的行动。

结果是让我感到欣慰的,写话的内容很真实,很多家长给我来了电话,对我布置这样的作业表示感谢,有的在家作本上留言,说:俞老师,感谢你想得很周到,没有这样的作业,我的孩子可能还没那么快长大。我听了,看了,也很感动。作为一个教师,不仅教书,还得育人。懂得关爱别人应该从小培养,大人的麻木,不懂抓住契机激发,培养出来的孩子也只是知识上的巨人,品质上的矮子。这样的矮子于社会,于家庭,有何作用?

秋姑娘的信教学反思9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阅读训练,他们直呼的技能还不熟练,识的字又很少,所以学习阅读困难极大,如何扶好非常关键。因此,在学习《秋姑娘的信》这篇课文时,我事先让学生扫除障碍,把比较生疏的字、词、句、难度大的长句等揭示出来,逐一指导练读,等这些难读的词语和句子读熟了,读顺了,学生再练读全文,采取多种方式让学生读通读顺。在阅读训练中以学生为主体,根据他们的抽象思维差、好奇爱动等特点,以演为线索,在演中导读,在演中质疑,边演边读,学会提问,学会思考,学会理解,在演、问、说中,紧紧抓住读书训练这条主线不放,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40分钟时间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挺长的,如何让好动的孩子们上好阅读课?因此在后半节课时,我就是让学生站起来,动起来,说起来,读起来,在动作的配合下有节奏的读,学习有韵味的读,有感情的读,在琅琅的书声中,反复朗读成诵,在读中了解阅读乐趣,理解课文内容,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秋姑娘的信教学反思10

《秋姑娘的信》是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的课文,是一篇图文并茂、文质兼美、充满童趣和蕴含自然常识的课文。讲的是秋姑娘给大雁、青蛙、松鼠和山村孩子写信,展现了一幅秋叶飘落、大雁南飞、青蛙冬眠、松鼠储食、小树穿“冬衣”的秋景图。同时使人感到秋姑娘对大雁、青蛙、松鼠、小树的关怀和体贴,由此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友谊的情感。

今天我执教了《秋姑娘的信》一课,课后我对照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反思。

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新理念及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阅读基础,我将这节课的教学定位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此基础上,以读代讲,以演促读、以演品读,熟读成诵,引导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以读代讲:我在课中创设了多种读的途径,进行朗读训练。首先在整体感知课文后,让学生自读课文,看看自己最爱读哪封信。在分段学习时,指导学生在读中体会句子,并通过读秋姑娘对好朋友的关心。同时通过范读、齐读、自由读、指名读、分组读、男女生读等多种形式贯穿始终,使学生参与到读中来。

以演促读,以演品读:40分钟时间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挺长的,我让学生站起来,动起来,说起来,读起来,在动作的配合下有节奏的读,在琅琅的书声中,反复朗读成诵,在读中了解阅读乐趣,理解课文内容,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熟读成诵:学完四封信后,我让学生看着图,用上“一封写给( ),告诉他( )。”的句式,让学生把课文与插图结和起来,练习背诵,从背一句到背几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主动积累语言,最后熟读成诵。让孩子们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促使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到大自然中学习语文,增强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反思整个课堂教学还存在很大的遗憾,例如,语言练习设计到了,但落实不到位。在词语教学中设计环节不够精炼效果不尽明显,影响了教学进度,导致后面学生感情的朗读和语言练习的时间没有了于是练习不够到位!

《秋姑娘的信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